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走在教育分流合理化的路上(2)

时间:2013-10-09 11:32 点击:
首先,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决定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必然具有分流的性质,学校教育必须为社会分工的不同领域和社会中的各种职业输送人才;其次,学校教育分流为人们通向社会分工的不同领域和社会上的不同职业提供了途

  首先,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决定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必然具有分流的性质,学校教育必须为社会分工的不同领域和社会中的各种职业输送人才;其次,学校教育分流为人们通向社会分工的不同领域和社会上的不同职业提供了途径,使人们通过教育获得的文凭以及技能,承担不同的社会工作;最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刺激人们为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而接受教育及其分流。
  2.3教育分流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教育,有利于学生将自身兴趣与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的培育。很多学者认为在九年基础教育结束之后,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已经初见端倪,实施分流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学校升学率不佳,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者,教育分流在农村更加弥足珍贵。因而,在农村初中以“分流教育”形式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
  在高中阶段实施分流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让高中学习中“掉队”的学生及时调整方向,加快步伐,看到升学的希望,并力争把升学变成可能;第二,高二末期的分流适时地规范了某些后进生,解决了年级管理上的问题;第三,以往的“后进生”、“违纪生”、“问题生”在对口班成了学习标兵、班干部、三好生,解决了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第四,高中对口班毕业的学生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相比,有着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为单纯的社会经验,升入高校后便于培养。
  2.4教育分流促进整个教育系统及社会的发展
  首先,分流教育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人尽其才,减少了所谓的“差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有利于整个教育系统的稳定;其次,教育分流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加快社会发展;再次,教育分流有利于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学生流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失衡的问题,促进国家教育结构的均衡与完善;最后,在我国实施教育分流也是对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的响应,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整个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关于教育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育分流对学生的发展、教育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在于教育分流的合理实施。教育分流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被歪曲、误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3.1学校制度的不合理致使教育分流与学生需求不适应
  教育分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教育,但是,学生的选择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学校提供哪些职业技术课程,是不是囊括了大多数同学的意向?学校在什么阶段开始实施分流教育,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否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学生选择接受不同的教育时,所获得的认同感是否会减少,教师对做出不同选择的学生的评价机制是否健全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合理的学校制度来解决。制度本身是用来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但是如果制度反过来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那么这样的制度就是不合理的。如果学校的制度不合理,就会影响学生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影响学生的实际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3.2教育观念陈旧,对教育分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意识决定行动”,教育分流工作要想开展得好,首先就需要大家对其重要性达成共识。事实是,现在很多学校对教育分流的认识不到位,例如,价值取向不正确,致使教育分流目标脱离实际。此外,教育分流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实施,以期对当地发展起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在实施分流教育时,只重形式,例如基本建设和配套措施不到位,分流教育质量偏低。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领导认识和重视不够等。
  3.3教育分流形式化,有名无实
  目前,世界各地开展分流教育的实践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在原校开设分流学生培训班;二是将分流学生送到当地职业中学学习;三是将分流学生送到其它职业培训机构学习。此外,还有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遗憾的是,这些分流教育的形式效果并不明显,培训班开设的课程并不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并没有相应的师资和设备,大多数学校把“升学无望”的学生聚在一个教室里任其自由发展,目的在于为其它准备升学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保证这些学生不闯祸、不出危险状况。稍好一些的学校选择将学生送到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习,但学生们往往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或是对职业技术教育兴趣匮乏而选择放弃学习机会。参与培训的学生,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用于谋生的职业技能。
  由此可见,教育分流形式化现象严重,有名无实的教育分流不仅没有使全部学生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反而衍生出放养学生、打击学生等诸多不良影响。
  4教育分流存在的问题对策探究
  4.1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制度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随着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本”教育理念的普及,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校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流动,是否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制度应该针对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来建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首先,学生的流动有其必然性,学校应该设置多样化的学校制度(multipleinstitutionalattendance)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学生流动受其家庭背景影响,学校制度应关注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最后,学校制度应关注学生的适度流动。学生流动与其学习成绩的关系难以确定,适度流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如果流动频繁,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4.2转变观念,自上而下共促教育分流质量提升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